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1983:我靠打猎带领全家致富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10-27

"老大,这儿呢!"

不是别人,正是王大春。

这家伙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昨天干了不少活儿。

准确说,自从听说夏东青要带他上山,他一宿没睡踏实。

天没亮就爬起来了。

"给,先垫垫肚子。"相处十几年,夏东青太了解这兄弟的德性了。

要是别的事,约好六点他能拖到晌午。

可要说上山,不到五点就能到位。

王大春也不客气,接过粘豆包就是一大口。

不说还好,这一提还真觉得饿了。

"咦?这味道......"

尝出特别之处后,王大春狼吞虎咽吃完,又笑嘻嘻地多要了两个。

"别吃太多,油重,当心闹肚子。"

熊油粘豆包虽然营养丰富,但对肠胃不好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说来也怪,粘豆包本是素食。

80年代的粘豆包没21世纪那么讲究,主要用粗粮,条件好的会掺些细粮。

夏东青记得前世还会往里面加红枣、桂圆之类,甜而不腻。

但要问他最爱哪种——

必须是荤的!

尤其是加了熊油的!

那滋味,前世吃了几十年都没吃够。

后来熊被保护起来,反倒更馋这口了!

想到这儿,夏东青也忍不住又吃了一个。

解决完早饭,两人直奔昨天发现熊窝的向阳坡。

"老大,咱今天还掏熊窝不?"

"不。"夏东青摇头,"太冒险。"

"再说熊很少会挨着冬眠。"

这片向阳坡既然有只黑熊,基本就不会再有其他熊窝了。

至于去别处找......

想法不错,就是难度太大!

别看夏东青上次找得容易,那是靠着前世记忆。

上辈子他直到快开春才发现那个熊窝。

但没自己动手,把消息卖给了邻村猎人。

报酬就一只熊掌。

不愿冒险,收益自然低。

当然,非要找的话也能找到。

以他的经验,一个冬天找三五处不成问题。

可权衡再三,夏东青还是放弃了。

没枪之前,他不想总拿命冒险!

上次没事不代表次次都能走运。

稍有闪失,那就是九死一生!

很多人觉得黑熊胖乎乎跑不快。

民间还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以为熊不如野猪危险。

其实大错特错!

首先熊速度不慢,黑熊最快能跑48公里/小时。

人类最快的博尔特才44.7公里/小时!

也就是说,熊能轻松追上世界冠军!

别提什么潜能爆发——

乌龟爆发也跑不过猎豹。

普通人遇上黑熊,就像自行车追摩托车!

其次,爬树也逃不掉!

几乎所有熊都会爬树。

如果上树,那等于是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这招也就对付野猪管用。

扯远了。

总之,夏东青权衡再三,决定先猎别的。

等有好装备了再对付黑熊!

很快两人到了昨天的向阳坡。

一夜过去,打猎痕迹依然明显。

夏东青在不远处看到了丢弃的熊头。

现在只剩半边了。

不知被什么动物啃的。

这让他警觉起来。

这种咬合力,不是其他熊就是老虎!

哪个他们都惹不起!

没多停留,夏东青带着王大春越过熊窝继续上山。

直到一处稍平坦的地方才停下。

在王大春好奇的目光中,他从布袋里掏出一堆特制夹子。

还有不少纸张。

就是从小学生作业本撕下的田字格纸。

"今天咱们夹大皮!"

捉紫貂——这种后来的一级保护动物,民国时就被疯狂追捧。

用它们的皮做大衣,上海滩那会儿能卖几千大洋!

建国后热度稍减,但从60年代起价格一直涨。

现在就算品相一般的紫貂皮,国营商店也给300块!

300块啊,这可是80年代,什么概念!

夏东青上次拼命搞到的熊胆,也就值七八百。

也就是说,两张好紫貂皮就抵得上一颗熊胆!

而他想买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价格两三千,换算下来不到10张貂皮。

想到这儿,夏东青心头火热。

搓了搓冻僵的手,他一边整理夹子一边说:"大春子,看好了,跟着学。"

"好嘞!"

王大春全神贯注地点头。

他早就好奇夏东青要怎么抓紫貂了。

如今谁不知道紫貂皮金贵?一张皮抵得上工人小半年的工资。

一年能逮着两只紫貂,全家老小的嚼用就有着落了。

可问题是,连着小山村在内,附近几个村子一年到头也就能弄到两三张貂皮。

除了数量稀少,关键是这小东西太精了!

对付黄鼠狼的土法子,在紫貂这儿根本不好使。

那小家伙比人想象的机灵百倍。

不过夏东青既然敢动手,自然有他的门道。

王大春也不多问,跟着干就完了。

其实正如王大春所料,夏东青放弃掏熊窝改抓紫貂,绝非一时兴起。

抓紫貂有两大难:

一是踪迹难觅;

二是陷阱难设。

紫貂不像野猪黑熊到处乱窜,活动范围小得很。

想靠追踪根本行不通。

但这难不倒夏东青。

上辈子他发现熊窝时,正巧撞见紫貂觅食。

紫貂冬天爱扎堆,既然见着一只,附近肯定还有。

至于陷阱?更不是问题。

夏东青有独门绝活,专治这种机灵的小东西!

麻利地摆弄好夹子,他弯腰细看雪地上的痕迹。

很快发现了目标——

紫貂脚印!

几串零散的爪印蜿蜒进树林。

这些脚印杂***错,方向不一。

看得出紫貂常在这条路上来回溜达。

老话说的好,老鼠有老鼠的道,蛇有蛇道。

不光老鼠兔子,紫貂也爱走熟路。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改道!

夏东青正是吃准这点。

把纸张递给王大春,他蹑手蹑脚靠近脚印,在七八十厘米外停住。

慢慢蹲下摘了手套,开始徒手挖坑。

挖到二三十厘米深,再朝脚印下方掏。

整个过程小心翼翼。

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和黄鼠狼一样,紫貂眼神不济,主要靠听觉和触觉保命。

虽然发现不了陷阱,可要是常走的路上突然断了一截,或者多了个洞......

立马就会躲得无影无踪,甚至直接搬家!

老猎户发现紫貂痕迹后,从来不会轻举妄动。

而是回去备足夹子,准备一网打尽!

因为他们清楚,抓紫貂就一次机会。

这小东西察觉不对,管你看没看见,瞬间就能逃得没影!

夏东青屏息凝神地挖着,在脚印下方掏出砖块大小的空间。

离雪面只剩薄薄一层时,才长舒口气:"大春子,递个夹子。"

接过夹子轻轻放好,又盖了张纸片。

这是防止紫貂跳下来时,积雪先触发机关。

那样只会夹到一捧雪,根本碰不着紫貂。

永远别小看紫貂的机警——

它们可比松鼠难缠多了!

确认无误后,夏东青把挖出的雪仔细回填。

动作轻柔得像在排雷。

"这陷阱不难做,关键要手脚轻......"

他给王大春详细讲解要点。

这活计本身不复杂,王大春试了几次就上手了。

接下来几个钟头,两人埋了二十多个夹子。

"老大,要都能逮着,咱不就发大财了!"

一张皮三百块,二十张就是六千!王大春说做梦都不敢想这么多钱!

要知道八十年代,万元户就是大富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