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其它小说 > 闭月智:貂蝉织网守蜀

闭月智:貂蝉织网守蜀

疯语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闭月智:貂蝉织网守蜀》本书主角有貂蝉王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疯语”之本书精彩章节:三国乱董卓亡后群雄争貂蝉初助吕布抗袁防献“辕门射戟”之策、阻袁术离后吕布败于曹她入曹营隐建情报网截密信、防细作、护吕布旧部与汉室臣僚蜀助刘备、诸葛亮抗安抚流民、设情报营破曹魏离间辅佐北伐并改良山地防御;面对司马昭提前伐蜀计整合南中支援、深化吴蜀同盟她应对蜀地士族掣肘、曹魏暗探破还培养阿青等情报接班移交权其始终以智慧周目标是乱世中保全众人、助力抗曹、稳固蜀在纷争棋局中守仁心与谋

主角:貂蝉,王允   更新:2025-10-29 01:32: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九原这地界,靠著阴山根,风大土也大,庄稼人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图的就是个安稳。

貂蝉家在县郊的刘家村,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姓任,大伙儿都叫他任老憨,娘手巧,绣的帕子在邻村能换两斤小米。

貂蝉那会儿才十三,名儿还叫任红昌,嗓子亮得像刚淬过的铜铃,清晨喂鸡的时候哼两句小调,能把村头老槐树上的麻雀都引下来几只。

这安稳日子,毁在中平三年的一个秋晨。

天刚蒙蒙亮,鸡刚叫头遍,村东头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喊:“黄巾贼来了!”

任老憨正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听见这话腿一软,锄头“哐当”砸在地上。

他顾不上捡,拽着媳妇和貂蝉就往后院跑——后院有个柴草堆,是去年冬天囤的麦秸,密密麻麻能藏住个半大孩子。

“红昌,听爹的,钻进去别出声,天塌下来也别露头!”

任老憨声音发颤,手忙脚乱地把柴草扒开个缝,媳妇己经哭成了泪人,往貂蝉怀里塞了个热乎乎的菜窝头:“孩子,撑住,娘……”话没说完,就听见前院传来“哐哐”的砸门声,还有男人的吼声、女人的哭声混在一块儿,像一锅烧开的烂粥。

貂蝉蜷在柴草堆里,麦秸杆扎得她脸生疼,怀里的窝头还冒着热气,可她不敢啃一口。

她听见爹的声音:“别砸了!

家里就这点粮食,都给你们!”

接着是铁器碰撞的脆响,然后是一声闷哼,娘的哭声突然拔高,又猛地断了,像被人掐住了脖子。

貂蝉死死咬住嘴唇,血都渗出来了,也没敢哭出一声——她知道,一出声,就全完了。

不知躲了多久,外面的动静渐渐小了,只剩风吹过柴草的“沙沙”声。

貂蝉从柴草缝里往外看,太阳己经挂在头顶,自家的土坯房塌了半边,院门口躺着几个邻居,有她常去借针线的王二婶,还有总给她糖吃的李大爷。

她慢慢爬出来,脚刚沾地就软了,跌跌撞撞地找爹娘,最后在灶房后头找到了——爹趴在地上,后脑勺淌着血,娘靠在灶台边,眼睛还睁着,手里攥着半块没绣完的帕子。

貂蝉没哭,就那么站着,首到远处传来脚步声,是村里没被劫的几户人家,还有些从别的村逃过来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像刚从泥里捞出来。

有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看见她,叹了口气:“丫头,跟我们走吧,往洛阳去,那边是都城,或许能有条活路。”

这一路逃得苦,比村里最旱的年月还苦。

起初还有几十个人结伴,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饿极了倒在路边,有的被乱兵冲散,有的嫌貂蝉小,带着是累赘,偷偷走了。

貂蝉跟着剩下的十几个人,白天躲着乱兵,晚上就睡在破庙里,渴了喝田埂边的泥水,饿了就啃树皮,怀里的菜窝头早吃完了,嗓子干得像要冒烟,连哼小调的力气都没了。

走了快一个月,眼看快到洛阳地界,这天晌午,一行人在路边的歪脖子树下歇脚。

貂蝉实在渴得不行,挪到不远处的小溪边,刚蹲下身想掬点水喝,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哎,那丫头,你哼的是什么调儿?”

她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个穿绸缎衣裳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个账本,身后跟着两个挑着担子的仆役,看样子像是哪家大户出来采买的。

这中年人是王允府里的管家,姓刘,大伙都叫他刘管家,这次是奉命出来采买冬衣的布料和府里用的胭脂水粉。

刚才他正跟布庄的掌柜讨价还价,忽然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哼唧,声音虽弱,却清亮得很,不像一般流民丫头的哑嗓子,顺着声音就找过来了。

貂蝉赶紧站起来,低着头不敢说话——她怕这有钱人嫌她脏,把她赶走。

刘管家绕着她转了一圈,见这丫头虽穿得破破烂烂,头发结成了毡,但眼睛亮得很,脸上也没什么污垢,不像别的流民那样灰头土脸。

他咳嗽了一声:“丫头,你刚才哼的是什么?

再哼两句我听听。”

貂蝉抿了抿嘴唇,嗓子干得发疼,但还是小声哼了两句——是娘教她的摇篮曲,调子软乎乎的。

刘管家一听,眼睛亮了:“好嗓子!

你叫什么?

家在哪儿?

怎么跟这群流民混在一块儿?”

貂蝉这才小声说:“我叫任红昌,家在九原刘家村,被黄巾贼毁了,爹娘都没了……”说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地上的泥土里,晕开一小圈湿痕。

刘管家叹了口气,琢磨着府里浣衣局正好缺个手脚麻利的杂役,这丫头看着干净,嗓子又好,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别的用场。

他想了想:“这样吧,你跟我回司徒府,先在浣衣局干活,管你吃住,怎么样?”

貂蝉愣了愣,司徒府?

她听村里的先生说过,司徒是大官,比县太爷还大。

她赶紧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谢谢老爷!

谢谢老爷!”

刘管家摆了摆手:“别叫老爷,我是府里的管家,你叫我刘管家就行。

跟我走吧,先去布庄给你扯块粗布,做身衣裳,总不能穿这样进府。”

跟着刘管家进洛阳城的时候,貂蝉眼睛都看首了——街上的房子比村里的土坯房高多了,都是青砖黛瓦,路上的马车一辆接一辆,还有穿绫罗绸缎的公子小姐,手里拿着她从没见过的点心。

司徒府更是气派,朱红的大门,门口站着两个穿铠甲的卫兵,门楼上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写着“司徒府”三个大字,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怵。

进了府,刘管家把她交给了浣衣局的张嬷嬷。

张嬷嬷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脸上没什么肉,眼神像锥子似的,上下打量了貂蝉一番:“刘管家,这丫头看着瘦巴巴的,能干活吗?”

刘管家说:“看着机灵,你先带着,要是实在不行,再另说。”

浣衣局的活计可不轻松,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挑水,井在府西头,离浣衣局老远,貂蝉个子小,挑不动满桶的水,只能半桶半桶地挑,一趟下来,肩膀就红了。

然后是洗衣裳,府里上上下下几十号人,衣裳堆得像小山似的,井水冰得刺骨,貂蝉的小手没几天就冻得通红,还裂了好几道口子,一沾肥皂水就疼得钻心。

张嬷嬷还爱挑刺,一会儿说她衣裳没洗干净,一会儿说她晾衣裳的时候把领口扯歪了,骂人的时候声音又尖又细,像针扎似的。

可貂蝉没抱怨,她知道能有个地方遮风挡雨,有口饭吃,己经比在流民堆里强多了。

她干活格外仔细,别人洗三遍的衣裳,她洗五遍,晾衣裳的时候会把领口、袖口捋得平平整整,连袜子上的补丁都缝得整整齐齐。

浣衣局院子里有个小角落,是她放杂物的地方,她总把自己的小包袱、换下来的旧衣裳叠得方方正正,还捡了几个没用的瓷片,摆成小花朵的样子,把那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不像别的杂役那样乱糟糟的。

这天下午,王允处理完公务,想着到后院透透气,正好经过浣衣局的院子。

他那会儿刚任司徒没多久,心里还惦记着朝堂上的事,皱着眉头往前走,忽然瞥见院子角落里有个小丫头,正蹲在地上收拾什么。

那丫头穿着粗布衣裳,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个小扫帚,把地上的落叶扫成一小堆,还把旁边歪了的花盆扶起来,摆得整整齐齐,连花盆边的杂草都拔得干干净净。

王允停下脚步,问身边的随从:“那丫头是谁?”

随从看了看,回道:“回大人,是上个月刘管家从流民里带回来的,叫任红昌,在浣衣局做杂役。”

王允点了点头,又看了一会儿,见这丫头收拾完角落,又去帮别的杂役晾衣裳,动作麻利,眼神也透着股机灵劲儿,不像一般的杂役那样浑浑噩噩。

他想了想:“这丫头看着条理清晰,让她去书房打杂吧,书房正好缺个收拾文书的。”

随从赶紧应了,去浣衣局找张嬷嬷传话。

张嬷嬷虽舍不得这个干活麻利的丫头,但司徒的命令不敢违抗,只能把貂蝉叫过来,没好气地说:“算你运气好,大人让你去书房打杂,到了那儿可得规矩点,别给我惹祸!”

貂蝉赶紧点头,心里又激动又紧张——她听说书房里都是读书人,还有好多书,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正的书呢。

跟着随从去书房的路上,貂蝉走得小心翼翼,石板路被扫得干干净净,两旁的海棠花开得正艳,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花香。

她心里琢磨着:以后可得好好干活,不能让大人失望,说不定……说不定还能看看书房里的书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