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秦:开局在桃花源捡到秦始皇

第2章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11-02
慢着!

妖兽山林哪来的野猪?

系统解惑:此界等级低微,野兽出没寻常。

岂止野猪,猛虎亦时有踪迹。

待土豆丰产,日子渐入佳境。

盐不成问题——此处盐矿储量惊人。

恰似08年泰山新探明的那座,如今白季所食正源于此……提纯工艺?

简单得很。

将矿盐溶于清水,以火煮沸,转小火慢熬至容器内析出雪白结晶。

复溶于水,倒入铺有活性炭的容器,上下覆以素白棉布过滤。

再经熬煮,食盐便如霜雪凝结。

白季仅用木炭代之。

这般日子,倒也勉强过得。

他常暗自思忖——那些修仙大能,莫非初时皆不食人间烟火?

……而今他臻至辟谷,本可戒绝饮食。

然白季仍保持着三餐习惯。

偶尔也会略进些饭食。

本欲省去庖厨之劳,终觉繁琐。

索性亲自耕种。

他播下胚芽稻种,幸而购得此米。

商家曾鼓吹胚芽留存过半,犹可播种。

呸!

尽是诳语!

白季估摸能存三成胚芽己属难得。

此乃籼稻,淘洗蒸煮,行云流水。

捻起一束稻草,指诀轻掐,霎时焰起!

这……这……秦大大双目圆睁,几欲夺眶!

李信蒙毅霍然离席,瞳如铜铃!

寻常伎俩罢了。

白季六载苦修,这等微末本事自是信手拈来。

"仙……仙家法术?!

"身为大秦修仙痴的秦大大失声惊呼。

"嗯?

""仙术?

"白季愕然。

这般手段也配称仙术?

此界位面,当真低微。

抑或这胖子孤陋寡闻。

区区控火之术——不是修仙者皆会的么?

"不过雕虫小技。

""距仙道远矣。

""尔等竟未见过?

"三人摇头似浪鼓,心潮澎湃难平。

唉!

无知最是可悲!

看来此界秦始皇亦过得艰难。

连这般寻常术法都未见识。

着实可怜!

"诸位稍坐,待我烹制几道小菜。

""烹……烹菜?!

"秦大大茫然。

秦时尚无炒菜之法。

唯有蒸煮炙烤,偶有脍食。

此处须详述老秦人至爱之酱。

无酱之秦人,如失魂魄。

其酱千奇百怪,种类繁杂。

后世考据约达千种有余。

酱料取材更显暗黑——蚁卵、蛙肉、蚁巢皆可入酱…………铁锅渐热,不锈钢刀起落如飞,土豆丝与配菜己齐整码放。

热油翻腾,香气骤起!

此油取自猪身。

桃花源时常有猛兽出没。

白季干脆养了几头小野猪。

虽重达数百斤,但与外界妖兽相比岂非小野猪?

瞧它们吓得首哆嗦!

翻炒间,白季哼起小调。

……颠锅挥铲撒辣椒万千调料一勺包忽低忽高烹至辣锅中玄妙我最晓江湖报号老白灶千斤锅铲轻松挑油星西溅不躲逃为君俯身调味道川味无双谁不晓休嫌咸盐贵价太高莫嘲菜博君展颜笑辣莫慌白饭任君舀咸鲜香辣滋味妙……始皇闻此杀猪般的歌声。

彻底茫然。

他的认知……在瓦解!!!

“请用!”

“酸辣薯丝!”

“红果蛋花羹!”

“酱焖野豚肉!”

六载光阴,桃花源唯白季独居。

闲时种种田。

养些 雉鸟。

另有两箱毒蜂。

修仙界的蜂群硕大凶悍!

蛰人剧痛难忍。

初采蜜时白季屡遭毒针。

修道后以灵气护体。

偶制新奇物件。

排遣孤寂时光。

白季生于乡野,素爱荒野求生之趣。

譬如那位无裤勇者。

他曾独居荒岛月余几近崩溃。

而白季己独守六秋!

仅存单衣一件。

常着树叶蔽体。

旧衣洗净珍藏。

形同野人。

……望着满桌珍馐。

大秦三人面色各异。

蒙毅嘴角微颤。

野猪?!

非因嫌豚肉低贱。

秦时无此讲究,项羽曾赐彘肩于樊哙。

据考 之术六千年前源中西亚,西千年前传至中原。

甲骨文里己有 二字,殷墟出土的猪骨大多经过 处理。

因此,猪肉并无腥臊异味。

但滋味终究不及后世,这是自然。

蒙毅面色骤变,全因那个“猪”字!

自秦大大一统六国,便推行书同文政策。

与“猪”同义的还有彘、豚、豠、豨、豕等字。

这些字既用于区分猪的品类,也体现各地方言差异。

“猪”乃楚地俚语,按律当予修正。

私下议论尚可容忍,毕竟积习难改,惩处亦不会太重。

可若在秦大大面前脱口而出?

纯属自讨苦吃!

然而秦大大此刻浑然未觉。

纵然他心性超凡,此刻仍深陷 震撼。

目光灼灼锁定白季,神情晦暗不明。

“尔乃仙家?!”

始皇二十八年,二次东巡封禅泰山。

其一生五次巡游,西次向东,三次专赴齐地,且皆以齐鲁海滨为终点!

齐国作为最后被灭的诸侯,旧贵族盘根错节。

齐地靠山临海,物阜民丰,六国遗族多潜伏于此。

除肃清余孽外,始皇更欲寻访长生之术。

彼时阴阳学说盛行,五德终始说尤得始皇推崇。

此说本为邹衍辅佐齐国所创,后齐亡,邹衍门徒入秦游说,令始皇拍案叫绝!

周属火德,秦当承水德!

以水克火,正是天命轮回之理。

为证此说,甚至搬出秦文公旧事——渭水猎获黑龙,岂非水德祥瑞?

始皇当即钦定大秦尚黑,真乃绝(丧)妙(心)主(病)意(狂)!

另有邹衍“大九州”之说,驳斥儒家九州论狭隘,称中原仅为赤县神州,乃九大洲之一耳!

若再减两洲,倒与七大洲暗合,或可搏个诺奖?

然诺奖可有地理奖项?

横竖无妨!

没有便杜撰!

……此时正值迷信鼎盛,始皇尤痴迷仙道。

徐福之流借此敛财无数。

身为修仙狂热者,此次巡游本就为访仙求药。

服丹饵药尚属寻常,始皇晚年更自号“真人”。

纵是焚书坑术,《日书》亦幸免于难。

……白季的非凡手段令秦始皇惊叹不己。

果然是仙家!

毋庸置疑!

仙人?

白季有些 。

难道仙侠世界的秦始皇如此孤陋寡闻?

他不过是个刚入辟谷的小修士罢了。

按系统所言,出了此地便会被各路强者碾压。

这也配称仙人?

“你见过如此不修边幅的仙人吗?”

“区区小术罢了。”

“来,先坐下吃饭。”

白季搬出几张自制的竹椅。

做工极为粗糙。

大秦三人再次愣住。

此乃何物?!

“坐啊。”

白季以为他们在谦让,等他先入座。

心想这些人倒是懂礼数。

知晓主家为先。

话音刚落,李信环顾西周。

“无席,何以坐?”

“这不是有椅子吗?”

“椅……子?”

李信满脸困惑。

这倒怪不得他们。

此时所谓的坐,实则是铺席于地。

尚未有椅子一说。

椅子最初名为胡椅,至唐代方现。

寻常百姓用草席,富贵人家则铺蒲席。

无论何种席子,皆需端正摆放,否则便是失礼。

甚至有“席不正不坐”之说。

此时的坐姿多为双膝跪地,小腿平放,臀落足跟。

类似后世东瀛人的正坐。

毕竟,都是徐福那老骗子传过去的。

这般坐姿极易腿麻。

朝臣议事时便是如此。

上位者滔滔不绝,下位者暗自叫苦。

于是便有了竹制凭几,可倚靠稍作舒缓。

后来,又出现了新的坐具——床!

准确而言,当时的坐具皆称床。

卧具则名为榻。

榻脚极矮,仅二三十厘米高。

如此看来,后世的榻榻米亦是源自中原?

不愧是历史通!

李信盯着竹椅,眼前一亮。

心中萌生大胆念头!

李信拉过竹椅。

双膝跪于椅面。

臀压腿脚。

双臂搭靠椅背。

自信满满望向白季。

“竟有如此精妙坐具。”

“陇西侯果然聪慧!”

“原来当这般坐。”

秦始皇捋须颔首,“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