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洪流撕扯着杨青朔的意识。
他感觉自己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撕碎。
童年溺水的恐惧再次袭来,只是这次不是在黄浊的海水,而是在更加凶险的、由过往组成的光流中。
“爸爸!”
儿子稚嫩的声音在意识中响起,像一盏微弱的灯塔。
他紧紧抓住这个碎片,以它为锚点,开始抵抗洪流的撕扯。
更多的记忆被唤醒——母亲深夜为他缝补校服时昏黄的灯光,工友在流水线旁偷偷塞给他的一个苹果,晓雯在产房外紧握他的手传来的温度……这些平凡得几乎被遗忘的瞬间,此刻却成了他最坚固的铠甲。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围绕着他的记忆碎片不再无序地冲撞,而是开始围绕着他手中的“锚点”缓慢旋转。
它们彼此吸引,相互共鸣,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一个微小而稳定的空间正在形成。
这不是优生所说的“编织”,更像是一种自然的凝聚。
就像沙砾在蚌壳中磨成珍珠,所有的痛苦与欢欣、遗憾与满足,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包容、被转化。
他看到了那片差点淹死他的海,但现在他感受到的是自己爬上岸时的狂喜;他看到了暗恋的班长,但现在他记起的是那份让他想要变得更好的心情;他看到了流水线的枯燥,但现在他想起的是工友们互相鼓励的笑容……所有的“噪音”——那些被优生视为杂质的、不完美的部分——都成了构筑这个空间的基石。
当最后一块碎片归位,洪流平息了。
他站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里。
这里没有天空和大地,只有一个温暖的光球悬浮在中央,那是他紧握的“锚点”。
围绕它缓慢旋转的,是无数记忆的碎片,像围绕恒星的行星。
远处是模糊的光晕,那是尚未被完全梳理的情感与体验。
整个空间很小,大概只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但它很真实,很坚固。
他能感受到其中每一个碎片的温度,听到其中回荡的每一个声音——儿子的笑声、妻子的低语、父母的叮咛、朋友的玩笑……这就是他的心象宇宙?
一个由平凡生活的碎片组成的、微不足道却充满生命力的空间。
“这不可能……”优生的声音从虚空中传来。
他再次出现,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解。
“如此杂驳的记忆……如此混乱的结构……怎么可能稳定存在?”
他死死盯着那个缓慢旋转的微小宇宙,“按照常理,你早就该被心象海同化了!”
杨青朔站在他的“微尘宇宙”中央,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温暖。
那些被优生视为缺陷的“不完美”,在这里达成了奇异的和谐。
“也许,”杨青朔轻声说,“真实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构。”
优生的脸色阴沉下来:“你会后悔的。
这样一个弱小的宇宙,在心象海中活不了多久。
混乱终将吞噬你。”
“那就让它来吧。”
杨青朔平静地说,“至少这是我自己选择的归宿。”
两人对视着,一个站在完美却冰冷的虚空中,一个守着自己微小却温暖的世界。
优生最终冷哼一声:“标记。
持续观察。”
他的身影再次如雾气般消散。
杨青朔独自站在他的微尘宇宙中。
远处,心象海依然在无声奔涌,更远处,似乎有无数其他的光点在闪烁——那是其他逝者的心象宇宙吗?
他不知道自己的死亡隐藏着什么秘密,不知道那个警告的声音来自谁,也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
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被命运推着走的普通人。
他是这个微小宇宙的守护者,是所有平凡真实的见证人。
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