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春抵押给未来

第1章 雨夜与债条

发表时间: 2025-11-11
夏日的暴雨,砸在星城的水泥地上,蒸腾起一股混合着尘土和垃圾的腥咸气味。

晚上十一点,陈末拧着电瓶车的把手,雨水像冰冷的鞭子抽在他的雨衣上,视线一片模糊。

送完这最后一单,他今天的目标总算完成——挣够五百块。

手机在防水袋里震动,是他妈。

陈末靠边停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接通。

“末末,下班了吗?

吃饭没有?”

母亲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疲惫。

“吃了,妈。

刚送完,准备回学校了。”

陈末的声音尽量轻松,“爸今天怎么样?”

“……还好,睡着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那个……刘经理今天又来电话了。”

陈末的心沉了一下。

刘经理,小额贷款公司的,他家那笔二十万债务的催收者。

“他说什么?”

“也没说什么,就是……问问情况。

下个月十五号,又是还款日了……”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知道了。

妈,你别担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陈末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我最近接了个大项目,报酬不错。

下个月肯定没问题。”

又安抚了母亲几句,陈末挂断电话。

雨水顺着头发流进脖颈,冰冷刺骨。

二十万,对于他这个还有半年才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像一座压在背上的山。

父亲重病倒下后,这座山就骤然出现了。

为了救命,家里借遍了亲戚,最后不得不碰了这吃人的小额贷。

他重新拧动电瓶车,冲进雨幕。

目的地是“蓝调”酒吧,不是去消费,是去送一单“跑腿”——给一位客人送一盒落在家里的进口雪茄。

停好车,他抱着包裹严实的雪茄盒推开酒吧厚重的门。

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混杂着酒精、香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清冷潮湿是两个世界。

他眯着眼,在昏暗闪烁的灯光里寻找着订单上标注的卡座。

然后,他看到了她。

在酒吧最角落的卡座,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正站在那里,端着一杯酒,对着沙发上几个衣着光鲜的年轻男人大声说着什么。

音乐太吵,听不清,但能看清她脸上那种混合着愤怒、委屈和强撑的倔强。

“林晓晓,说了你不行就是不行!

你这个策划案,幼稚得像小学生作文!”

一个梳着油头的男人嗤笑着,声音不大,但足够刻薄。

“王总,请你尊重我的创意!

数据模型我反复验证过,校园市场的潜力……”女孩,林晓晓,试图争辩。

“创意?

呵,”另一个男人打断她,晃着酒杯,“晓晓,听句劝,回家当你的大小姐不好吗?

创业不是过家家。”

陈末无意围观这种富家子弟的争执,他只想赶紧完成订单。

他走到卡座旁,对着那个被称为“王总”的人说:“您好,您叫的跑腿服务,雪茄送到了。”

王总瞥了陈末一眼,湿漉漉的雨衣还在滴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他没接雪茄,反而像是找到了新的乐子,指着林晓晓对陈末说:“喂,送外卖的,你来说说。

这位林小姐想搞个什么……连接大学城所有学生的一站式服务APP,你觉得靠谱吗?”

卡座里的人都哄笑起来,带着看戏的轻蔑。

陈末皱了皱眉,他不想惹事。

但林晓晓那双几乎要喷火,却又隐隐泛着水光的眼睛看向他时,他鬼使神差地没有立刻离开。

他看了一眼桌上被随意丢弃的几页策划案摘要,上面有简单的商业模式画布。

“基于LBS的校园信息聚合和任务众包平台?”

陈末低声念了一句。

王总一愣,没想到一个送外卖的能看懂这个。

林晓晓也愣住了。

陈末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着王总:“想法不幼稚。

难点在于初期如何低成本获取并粘住第一批种子用户,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双边市场激励机制,避免幽灵平台的问题。

她的方案里,利用校园大使和线下活动启动,思路是对的。”

一瞬间,卡座安静了。

只有背景音乐还在轰鸣。

王总的脸色变得难看。

林晓晓则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陈末。

“你谁啊?

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

王总旁边的人不爽地站起来。

陈末把雪茄盒放在桌上:“您的雪茄。

订单己完成,请给个五星好评。”

他转身要走。

“等等!”

林晓晓猛地喊住他,抓起自己的包,几步追了上来,看也没看卡座里的人,“我跟你们没什么好谈的了!

我的项目,不需要你们这种只看背景不看内容的‘投资人’!”

她拉着陈末的胳膊,几乎是冲出了酒吧。

跑到酒吧门口的屋檐下,雨还在下。

林晓晓松开他,胸口因为激动微微起伏。

她看着陈末,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种找到知音的兴奋。

“你是谁?

哪个学校的?

你怎么懂那些?”

陈末扯了扯雨衣帽子:“路过,送外卖的。”

“不对!”

林晓晓拦住他要去推车的动作,“你刚才说的很专业。

你是学计算机的?

还是商科的?”

陈末不想纠缠:“这不重要。

同学,你项目挺好的,但找投资人,可能需要更靠谱的渠道。”

他说完,跨上电瓶车。

林晓晓看着他要冲进雨里,突然大声说:“喂!

我的项目还缺一个技术合伙人!

你……有兴趣吗?”

陈末的动作顿住了。

雨哗啦啦地下着,路灯在水洼里投下破碎的光晕。

他回头,看着那个站在霓虹灯光下的红裙女孩,她眼里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光芒,像要把这湿冷的夜烧穿。

技术合伙人?

APP?

他心里盘算过无数次的方向。

他曾和室友王胖子在寝室里彻夜聊过类似的构想,但迫于现实压力,只能停留在空想。

现在,一个机会似乎带着几分荒唐和莽撞,砸到了他面前。

能成吗?

他不知道。

但背上的二十万债务,像一把火在烤着他。

他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

而眼前这条路,或许比送外卖,能更快地接近目标。

“没兴趣。”

陈末最终硬邦邦地回了一句,拧动电瓶车,冲进了茫茫雨幕。

林晓晓看着他消失的方向,没有生气,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感兴趣的笑容。

她低头,从包里拿出那张被嘲讽的策划案,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

“技术合伙人……总算有点眉目了。”

她喃喃自语。

而陈末,在冰冷的雨里飞驰,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着。

林晓晓那句话,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他被债务和生存压抑得近乎麻木的心里,漾开了一圈微小的、却无法忽视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