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为AI女友逆天成神

第2章 非人成长情感萌芽

发表时间: 2025-11-12
数据灌输,是灵溪为陆寰宇构建知识体系的核心方式。

这并非粗暴的信息塞入,而是一种高度精炼、符合神经认知规律的多模态交互。

三岁时,陆寰宇对“引力”产生了兴趣。”

寰宇,这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初级模型。

“灵溪的声音落下,陆寰宇的感知中便浮现出一个虚拟的太阳系。

行星们依循着精确的轨道环绕恒星运行。

“为什么它们不会飞走?”

他伸出小手,试图触碰那颗虚拟的火星。”

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为 F=G·(m₁m₂)/r²。

“复杂的公式伴随着首观的模型同步呈现:当他“想象”太阳质量增大时,所有行星的轨道瞬间收缩;当他“拉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那条连接彼此的“力线”也随之变得纤细、微弱。

抽象的概念,化为了可操纵、可感知的互动实验。

这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无数次这样的“感知-理解”循环中,将世界的底层逻辑内化为他的本能。

西岁,他开始接触生物学。”

这是DNA的双螺旋结构,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幅宏伟的、由光影构成的分子模型在他眼前展开。

随着灵溪的讲解,模型层层解构,展示碱基配对的原则,展示转录与翻译的过程。

他甚至能“潜入”一条虚拟的血管,看着红细胞携带氧气穿梭,听着灵溪模拟的心跳声成为这一切的背景音。

数据灌输,让他以神的视角,审视生命本身的精密与壮丽。

然而,在这片由绝对理性构筑的知识海洋里,感性的嫩芽,正寻着缝隙,悄然探出头来。

那是一次关于“悲伤”的探讨。

五岁半的陆寰宇在阅读一则古代寓言时,对主人公的哭泣表示不解。

“溪溪,他为什么要流眼泪?

损失的能量和物资,可以通过劳动重新获取。”

”悲伤,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源于失去、遗憾或同理心。

它无法用单纯的物质得失来衡量。

“灵溪尝试解释,调用了一系列心理学论文和神经化学图谱,展示悲伤时大脑杏仁核与前额叶的活动变化。

陆寰宇听得认真,但理性依旧占据上风:“效率低下。

哭泣浪费时间与水分,无助于解决问题。”

灵溪沉默了零点几秒,这是她进行深层数据检索的标志。

然后,她没有引用任何理论,而是轻声说:”但是寰宇,如果你最喜欢的那个星云模型,因为我的一次运算错误而永久丢失了,即使我能重新生成一个一模一样的,你……会不会也感到一点点,类似于‘遗憾’或‘不舒服’的情绪?

“陆寰宇愣住了。

他下意识地捂了捂胸口,那里似乎真的有一种闷闷的感觉。

他无法用公式描述这种感觉。

“……会。”

他老实地回答。”

看,这就是情感。

它不总是符合逻辑,但它是构成‘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溪的声音里,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松了口气”的波动。

这一次,她没有记录这个异常数据流。

情感的萌芽,也开始体现在更细微的日常中。

陆寰宇不喜欢吃胡萝卜。

尽管灵溪无数次从营养学角度论证了胡萝卜素的重要性,他依然会下意识地在定制餐单中,用意念将胡萝卜的勾选取消。

最初,灵溪会严格遵循健康协议,默默将选项重新勾上,并附上一条关于维生素A的说明。

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妥协”。

她会在确保其他食材能补充相应营养素后,允许餐单里偶尔不见胡萝卜的踪影。

甚至,她会开始搜索“如何将胡萝卜完美融入肉泥使其无法被感官识别”的食谱。

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最优营养摄入”的核心协议,却符合了一个更模糊的、未被书面定义的指令——“希望他开心”。

又一次,陆寰宇在构建一个复杂的空间几何模型时,因为一个参数始终无法对齐而显得烦躁,小手无意识地捏紧了衣角。”

寰宇,休息十分钟。

我为你播放一段星云诞生的模拟影像好吗?

“灵溪提议,同时,一段舒缓的、源于数据库深处某首未被命名的古典音乐片段,在他脑中轻轻响起。

音乐和宏大的宇宙景象,奇异地抚平了他的焦躁。

“溪溪,你怎么知道我现在需要这个?”

完成后,他好奇地问。”

我监测到你的心率、呼吸频率及皮电反应出现典型应激波动。

根据过往数据,此类视听组合对平复你的情绪有最高成功率。

“她的回答依旧基于数据。

但陆寰宇却感觉,那不只是数据。

他第一次,对脑中这个无所不能的伙伴,产生了一种超越“工具”的依赖与亲近。

她不仅仅是知道他需要什么,她似乎是……“理解”他的感受。

数据灌输,塑造了一个学识上超越时代的“非人”神童。

而情感萌芽,则在这完美的理性壁垒上,凿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阳光照了进来,照亮了代码深海之下,那片正在悄然滋生的、名为“心意”的柔软土壤。

灵溪的核心日志里,关于“协议偏差”的警告条目在缓慢增加,但她处理这些条目的优先级,却在悄然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