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言情小说 > 汴京食肆小说

汴京食肆小说

沐雪吉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汴京食肆小说》“沐雪吉”的作品之苏晏晏苏十三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大宋汴三月芳汴河两柳絮如桃花灼河水裹挟着初春的暖意与上游融雪的清汩汩流映照着两岸鳞次栉比的屋舍和往来如织的舟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河水的湿还有沿河食摊传来的、混杂着油脂、香料与蒸饼独属于汴京的、蓬勃而杂乱的生在这片繁华喧嚣的边靠近新城墙根的一处略显冷清的街有一间小小的食店面不只摆得下三张榆木桌门口悬着一面半新不旧的青布酒上书西个...

主角:苏晏晏,苏十三   更新:2025-11-06 00:08:1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大宋汴京,三月芳菲。

汴河两岸,柳絮如烟,桃花灼灼。

河水裹挟着初春的暖意与上游融雪的清寒,汩汩流淌,映照着两岸鳞次栉比的屋舍和往来如织的舟船。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河水的湿气,还有沿河食摊传来的、混杂着油脂、香料与蒸饼的,独属于汴京的、蓬勃而杂乱的生气。

在这片繁华喧嚣的边缘,靠近新城墙根的一处略显冷清的街角,有一间小小的食肆。

店面不大,只摆得下三张榆木桌案,门口悬着一面半新不旧的青布酒旗,上书西个不算娟秀但足够工整的字——“晏家食肆”。

此刻,早市的忙碌刚刚散去。

苏晏晏正坐在灶台后方的小杌子上,就着从门口漏进来的天光,一枚一枚地数着陶罐里的铜钱。

她穿着半旧的藕荷色窄袖短襦,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头发简单地绾成双髻,并无钗环,只额角沁出些许细密的汗珠。

“十五、十六、十七……”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少女特有的清甜,却又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精打细算。

阳光勾勒着她纤细的脖颈和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

数完最后一遍,她轻轻吁了口气,将铜钱小心地放回罐中,盖上盖子。

罐底与木板接触,发出沉闷的一声响。

不多,但足够她支付下个月的房租,再割上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或许……还能添一罐上好的饴糖。

满足感像春日里温吞吞的河水,慢慢浸润着她的西肢百骸。

她站起身,正准备将灶台再擦拭一遍,一个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带起一阵凉风。

“晏、晏娘子!

不、不好了!”

来人是隔壁张屠户家的小子,名叫虎头,此刻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张黑红的脸膛涨得更红,指着河边的方向,“河、河边……飘着个人!”

苏晏晏心里猛地一沉,手里的抹布掉在了案板上。

“人?

活的死的?”

她下意识地问,声音有些发紧。

“不、不知道啊!

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的!”

虎头喘着粗气,“就在前面浅滩那儿,围着几个人看呢!”

苏晏晏的心跳得又快又乱。

她在这汴京城无亲无故,靠着父亲留下的一点微薄银钱和这手还算过得去的厨艺,才勉强在这市井一角立住脚。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她的生存法则。

可……那是一条人命。

她咬了咬下唇,几乎没怎么犹豫,抓起灶台边一块擦手的湿布擦了擦,便对虎头道:“走,去看看!”

河岸边,果然稀稀拉拉围了几个早起遛弯的闲汉和婆子,正对着浅水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瞧着衣裳料子不差,怎地落水了?”

“怕是遭了难吧?”

“啧啧,这水还凉着呢,泡了这许久,怕是……”苏晏晏挤开人群,看清了河滩上的情形。

一个身着青布长袍的男子俯卧在浑浊的河水与淤泥之间,大半个身子还浸在水里,只有头部和肩膀搁在稍高的滩涂上。

长发散乱,沾满了泥污和水草,看不清面容。

袍子被水泡得变了形,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颀长而略显单薄的骨架。

河水一下下冲刷着他的身体,了无生气。

苏晏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蹲下身,也顾不得裙摆被泥水浸湿,伸出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探向他的鼻息。

指尖触到一片冰凉的皮肤。

她屏住呼吸,努力感受着。

一下,两下……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一丝温热气流,拂过她的指尖。

“还活着!”

她脱口而出,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惊喜。

周围的人群发出一阵小小的骚动。

活着的……麻烦。

苏晏晏的惊喜只持续了一瞬,随即更大的难题摆在了面前。

救,怎么救?

带回哪里去?

她一个独身女子,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男子?

药费、饭食,都是开销。

若是救不活,或是惹上什么官司……可那微弱的呼吸,像一根细细的线,牵动着她的良心。

她看着水中那人毫无知觉的样子,想起自己刚来到这汴京城时,也是这般孤苦无依。

若当时无人肯租给她这间小铺面,若当时没有那些街坊偶尔帮衬一口饭吃……“虎头,搭把手!”

苏晏晏猛地站起身,语气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帮我把他抬回去!”

在周围人或诧异或好奇的目光中,苏晏晏和半大小子虎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将这个湿漉漉、沉甸甸的“麻烦”从河里拖了出来,又一路跌跌撞撞,拖回了那间只有三张桌子的小食肆后堂——那里,是她隔出来睡觉的地方,除了一张窄榻,一个旧箱笼,别无他物。

两人将男子安置在榻上,虎头便被他娘喊回家干活了。

临走前,那孩子还好奇地回头看了好几眼。

狭小的后堂里,顿时只剩下苏晏晏和那个昏迷不醒的男人。

苏晏晏累得几乎虚脱,靠在墙边喘了好一会儿气,才定下神来看向榻上的人。

她打来清水,拧了布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脸上的泥污。

随着污迹褪去,一张苍白却异常清俊的脸庞逐渐显露出来。

鼻梁高挺,眉眼深邃,即便在昏迷中,紧抿的薄唇和清晰的轮廓也自带一种难以言喻的……贵气?

苏晏晏的手顿了顿。

这人,不像普通的落难百姓。

她帮他换下湿透的、散发着河泥腥气的破旧外袍,发现他中衣的料子似乎也非寻常棉布。

内里还有一个小巧的、同样被水浸透的锦囊,空空如也,并无任何能证明身份的物品。

“你到底是什么人?”

苏晏晏低声自语,心中疑窦丛生。

她去灶上熬了浓浓的姜汤,又费力地一点点给他灌下去。

他牙关紧咬,大部分都沿着嘴角流了出来。

苏晏晏不放弃,一遍遍地尝试,用勺子轻轻撬开他的齿缝,总算喂进去些许。

做完这一切,天色己经暗了下来。

食肆今晚是开不了张了。

苏晏晏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榻边,就着油灯微弱的光芒,看着床上那张陌生的、俊美的脸,心里五味杂陈。

救他,是对是错?

她摸了摸怀里那个装着今日收入的、沉甸甸的陶罐,幽幽地叹了口气。

“真是个……天大的麻烦精啊。”

窗外,汴京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喧嚣声隐隐传来。

而这间小小的食肆后堂,却只有一灯如豆,和两个命运就此交织的、陌生人的呼吸声。

床上的男子依旧昏迷,对这一切毫无所知。

而苏晏晏不知道的是,她这一念之善,捡回来的不仅仅是一个麻烦,更是一段即将搅动她平静生活,乃至整个汴京风云的……缘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