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泉现世,文脉之约“流泉” 二字如惊雷,在林辰脑海中炸响。
萧惊尘的记忆如决堤洪水,瞬间淹没了他的意识 —— 月下亭中,他怀抱 “流泉”,琴音清越如松间明月;书斋案头,他为 “流泉” 描金校音,指尖拂过冰裂纹般的琴身,满心都是对雅韵的珍视。
那精神矍铄的老人己快步走到近前,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抚上旧琴的琴身,目光痴迷,口中喃喃:“没错,是‘流泉’!
这断纹,这漆色,还有这‘雷氏制’的落款…… 多少年了,我还以为它早就毁于战火了!”
周围的老琴师们也都围了上来,一个个眼神灼热,像是看到了稀世珍宝。
陈默挤到林辰身边,拽了拽他的袖子,小声问:“辰子,这琴…… 真这么厉害?”
林辰点点头,心头却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流泉” 是萧惊尘的心爱之物,更是文脉传承的重要信物。
它的现世,绝不是偶然。
那老人激动地握住林辰的手:“小友,你是哪家的后人?
这‘流泉’怎么会在你手中?”
林辰定了定神,将外祖父与这架琴的渊源简单说了说,只是隐去了自己是萧惊尘转世的事。
老人听完,感慨万千:“原来如此,原来是萧家的后人……” 他顿了顿,又道,“小友,老朽姓顾,是文枢阁的守阁人。
文枢阁,是守护华夏文脉的地方,你这‘流泉’,正是文枢阁遗失多年的重宝啊!”
“文枢阁?”
林辰心头一动,萧惊尘的记忆里,似乎也有关于文枢阁的模糊记载,那是一个汇聚了天下文脉精华的神秘所在。
顾老点点头,眼中闪烁着郑重的光芒:“文枢阁每百年会举办一次‘文脉之约’,召集天下爱琴、护文之人,共商文脉传承之事。
如今距上次‘文脉之约’己过百年,正是重开之时。
小友,你身怀‘流泉’,又有这般辨琴的本事,理应去文枢阁走一遭。”
林辰抱着 “流泉”,感受着琴身传来的温润气息,又想起萧惊尘守护文脉的执念,以及外祖父留下这琴的深意,郑重地点了点头:“顾老,我去。”
顾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从随身的锦袋里取出一枚刻着古琴图案的玉牌,递给林辰:“拿着这个,三日之后,去城郊的墨松林,自会有人引你去文枢阁。
记住,‘文脉之约’,关乎华夏文脉存续,不可大意。”
林辰接过玉牌,触手温润,上面的古琴图案仿佛活了一般,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他将玉牌小心收好,又看了看怀中的 “流泉”,只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人群渐渐散去,陈默还在旁边兴奋地转圈:“辰子,你可太牛了!
文枢阁啊!
那可是传说中的地方!”
林辰笑了笑,心情却有些复杂。
他抱着 “流泉” 走出文化馆,夜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
他抬头望向墨色的夜空,仿佛能看到千年前萧惊尘也在这样的夜色下,为了文脉而奔波。
回到家,母亲己经睡下了。
林辰抱着 “流泉” 走进自己的房间,将它轻轻放在书桌上。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琴身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银辉。
林辰坐在书桌前,指尖轻轻拂过琴弦,“流泉” 发出一声清越的低鸣,像是在回应他。
他闭上眼,萧惊尘的记忆再次涌现。
他看到文枢阁那雕梁画栋的宏伟建筑,看到阁中陈列的无数珍贵典籍、名琴古画,也看到了当年 “文脉之约” 上的盛况,以及后来文脉势微,文枢阁渐渐隐于世间的无奈。
“外祖父,萧惊尘,” 林辰轻声自语,“我会带着‘流泉’,去文枢阁,去赴那场‘文脉之约’。
我会守护好你们珍视的东西。”
接下来的两天,林辰一边研究 “流泉”,感受着它与自己灵魂深处的共鸣,一边也在陈默的帮助下,了解更多关于文枢阁和 “文脉之约” 的信息。
陈默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查到了一些关于文枢阁的零星传说,都说那是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守护着华夏最核心的文化传承。
第三天,林辰按照顾老的嘱咐,带着 “流泉”,来到了城郊的墨松林。
墨松林以墨色的松树闻名,此刻正值清晨,晨雾弥漫,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整个松林显得静谧而幽深。
林辰按照玉牌的指引,走进松林深处。
越往深处走,雾气越浓,脚下的落叶发出 “沙沙” 的声响。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悠扬的琴音,如空谷幽兰,清绝出尘。
林辰心头一震,这琴音…… 好熟悉!
他循着琴音走去,雾气渐渐散开,眼前出现了一座古朴的石亭,亭中一位白衣老者正抚琴而坐,他面前摆放的,正是一架与 “流泉” 制式极为相似的古琴!
老者听到脚步声,缓缓停手,转过身来,看向林辰,眼中带着一丝审视,又有一丝了然:“你就是林辰?
‘流泉’的新主人?”
林辰抱着 “流泉”,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林辰,见过前辈。”
白衣老者点点头,目光落在 “流泉” 上,眼神复杂:“‘流泉’……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它。
跟我来吧,文枢阁的入口,就在前面。”
林辰跟着白衣老者,穿过一片浓雾,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一座隐藏在山坳中的古老建筑群出现在眼前,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正是记忆中的文枢阁!
林辰的心跳不由得加速起来,他知道,一场关乎文脉传承的重要旅程,即将在此开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