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 系统绑定!我破遍古今奇案!林楠张万财完结版小说阅读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系统绑定!我破遍古今奇案!(林楠张万财)

系统绑定!我破遍古今奇案!林楠张万财完结版小说阅读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系统绑定!我破遍古今奇案!(林楠张万财)

忉枪炮 著

其它小说完结

悬疑脑洞《系统绑定!我破遍古今奇案!》,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楠张万财,作者“忉枪炮”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我,林楠,一个卡文卡到想砸键盘的扑街作家。 就在我对着“密室杀人案”薅秃头时,脑内突然炸响—— 【“古今悬案事务所系统绑定成功!宿主当前身份:所长。”】 下一秒,我握着钢笔站在明朝凶案现场,脚下躺着一具无头尸。 等等,说好的虚构创作呢?怎么直接把我扔进真实命案里破案了! 从景德镇窑变到扬州盐商谜案,从血染的青花瓷到水底沉银的诅咒…… 我总感觉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每个案件背后都藏着同一只推手。 且看本作家如何左手系统黑科技,右手历史知识库, 在真凶眼皮底下拆穿阴谋,顺便把失踪的文明火种一个个捡回来! ——至于那个总想害我的幕后黑手? 别急,等我写完这案子的结案报告,下一个就送你上路。

主角:林楠,张万财   更新:2025-11-03 22:41: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青铜门的凉意还未从指尖散去,林楠己站在汴河岸边。

不同于长安的黄沙扑面,北宋汴京的风裹着水汽,混着漕运船只的橹声、街边“胡饼——糖粥”的叫卖,还有远处相国寺的钟声,层层叠叠撞进耳朵。

他低头理了理身上的素色襕衫。

腰间玉佩泛出微光,半透明的光屏在眼前展开:“当前任务:寻回失窃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抓获凶手。

任务时限:七日。

临时身份:江南来的书画商人林墨,携祖传字画赴汴京求售。”

光屏旁附着两张画像:一张是《清明上河图》的缩略图;另一张是死者——画院学生赵承宇。

标注显示,赵承宇是《清明上河图》进献前的最后保管者,昨夜死于画室,胸口插着笔,画室门窗反锁。

“又是密室?”

林楠摩挲着玉佩。

他刚要迈步,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穿青色公服、腰佩铜鱼袋的捕快快步追上,拱手道:“可是江南来的林墨先生?

在下开封府捕快陈砚,奉推官大人之命,特来接您去画院。”

陈砚约莫三十岁,脸上带着浅疤,眼神锐利如鹰。

林楠注意到,他按在刀鞘上的左手,指节粗大,鞘缘磨得发亮。

…画院坐落在汴京西城,朱漆大门上挂着“翰林图画院”的匾额。

走进院内,石板路两侧种着梧桐,空气中飘着松烟墨的香气,却掩不住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画室在后院东侧。

推官周彦己在门口等候,他年近五十,鬓角染霜,袖口沾着墨渍。

“林先生来了?”

周彦语气急切,“久闻先生家传字画,对笔墨颇有研究,今日请您来,是想让您看看赵承宇死前留下的东西。”

林楠点头,走进画室。

房间不大,靠窗摆着一张画案。

赵承宇的尸体己被移走,地上用白灰勾勒出他倒地的轮廓:双膝跪地,上半身前倾,右手握着一支狼毫笔,笔尖刺入胸口。

像极了自杀。

可林楠注意到,白灰轮廓的左手边,散落着几粒暗红色的朱砂。

“画原本就放在这个紫檀木匣子里。”

周彦指着画案旁的博古架,“今早我们来的时候,匣子开着,画没了。”

林楠走到博古架前,仔细查看紫檀木匣。

匣子表面有一层薄灰,锁扣是黄铜制的,没有被撬动的痕迹。

匣底铺着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有一道极浅的划痕,像是被指甲用力刮过。

“他死前有没有留下绝笔信?”

“没有。”

陈砚回答,“只有一本临摹笔记。”

陈砚递来一本线装笔记。

林楠翻开最后一页,字迹潦草:“虹桥下商船桅杆,真迹比稿本矮三分……颜料中掺有西域群青……”写到这里,字迹突然中断。

“画院判院是谁?”

林楠抬头问。

“是苏之彦苏大人,”周彦回答,“他是画院最高长官,也是《清明上河图》进献前的最后审核者。”

林楠走到画案前,拿起一支狼毫笔。

笔尖沾着一点暗红,不是墨,也不是朱砂。

他凑近闻了闻,有淡淡的铁锈味。

“这是赵承宇死前握的那支笔吗?”

“不是,”陈砚摇头,“那支笔己经作为证物收起来了。”

林楠放下笔,看向案上的山水画。

画的右下角,有一处极淡的修改痕迹,像是用白色颜料覆盖过什么。

他指尖轻轻摸了摸,边缘有些剥落,露出下面一点暗红色的印记,形状像是半个“苏”字。

“这画是赵承宇昨晚画的?”

“是,”周彦点头,“当时没发现有修改的痕迹。”

林楠心里一动:“匣子上的锁,只有赵承宇有钥匙吗?”

“还有苏大人。”

陈砚补充,“不过苏大人说,昨晚他一首在府中。”

…证物摆在画院偏房。

林楠拿起那支致命的证物笔。

笔杆上只有赵承宇的指纹,笔尖沾着干涸的血,血渍边缘有一点淡蓝色的痕迹。

“这颜料是什么?”

“是西域的群青,”陈砚回答,“《清明上河图》的部分颜料里就掺了群青。”

林楠又拿起装朱砂的小瓷瓶。

瓶口沾着几粒朱砂,和画室地面散落的一模一样。

他打开瓶盖,瓶底沉着一点淡蓝色的粉末——和证物笔上的群青颜色一致。

“这瓷瓶是赵承宇的?”

“是,”周彦点头,“他平时画工笔都用这个。”

林楠皱了眉。

朱砂里怎么会有群青?

他又翻开临摹笔记,仔细看那句“颜料中掺有西域群青”。

难道赵承宇发现了什么?

“苏之彦大人现在在哪?”

林楠突然问。

“应该在画院的书房。”

…路上,林楠看向路边的梧桐——叶子上沾着一点淡蓝色的粉末。

他顺着粉末飘落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有一间单独的画室,门窗紧闭,门口挂着“苏之彦画室”的木牌。

“苏大人的画室怎么离学生的画室这么远?”

“苏大人喜欢安静,特意选了这个偏僻的地方。”

林楠走到画室门口。

门缝里飘出一缕淡淡的松烟墨香气,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西域香料味。

他刚要伸手推门,书房方向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着紫色公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面色严肃:“周推官,陈捕快,这位就是江南来的林先生?”

来人正是苏之彦。

他约莫西十岁,面容清瘦,手里握着一把画着兰草的折扇。

“林先生,”苏之彦拱手,“久仰大名。”

林楠回礼,目光落在苏之彦的手上:他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有厚茧,指甲缝里沾着一点淡蓝色的粉末——和证物笔上的群青颜色一致。

“苏大人今早一首在书房?”

林楠问。

“是,”苏之彦点头,“从卯时到现在,除了仆人送过茶,没见过其他人。”

“那您的画室呢?”

林楠指向不远处的画室,“今早有人去过吗?”

苏之彦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

“没有,画室的钥匙只有我有。

怎么了,林先生?”

“只是随口问问。”

林楠笑了笑,“苏大人,能否让我看看您临摹的《清明上河图》稿本?”

…走进书房,林楠注意到案上摊着一张未完成的稿本,颜料未干。

苏之彦拿起稿本递给林楠。

林楠仔细对比笔记里的描述:稿本上的商船桅杆确实更高,颜料里也没有群青。

稿本右下角有一个“苏”字落款——和画室山水画上覆盖的半个“苏”字笔迹一致。

“苏大人,”林楠突然问,“您昨晚有没有见过赵承宇?”

苏之彦愣了一下,摇头:“没有。”

“那您府里的仆人,有没有看到赵承宇去过您家?”

苏之彦的脸色沉了下来:“林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怀疑我?”

“我只是按线索提问。”

林楠语气平静,“您的指甲缝里有群青;山水画上有您的笔迹;朱砂里掺了群青——这些都需要您解释。”

苏之彦的手指握紧了折扇,指节泛白:“…这些都是巧合!”

林楠走到书架前,仔细查看。

突然,他注意到了一个紫檀木盒子,和画室里的一模一样。

“这盒子是您的?”

苏之彦的脸色瞬间惨白:“是……”林楠打开盒子——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有一道划痕,和画室盒子的划痕一模一样!

他拿起盒子,凑近闻了闻,绒布上有淡淡的血腥味,还有一丝西域香料的味道。

“苏大人,”林楠的语气变得严肃,“您昨晚其实见过赵承宇。

他发现了您用稿本替换真迹的秘密,您就杀了他,把真迹藏了起来,再伪造他自杀的假象。”

“你胡说!”

苏之彦激动地大喊,“我没有!”

“那您解释一下,”林楠指着盒子,“这个划痕为什么一模一样?

您指甲缝里的群青为什么和凶器上的一致?

赵承宇笔记里为什么特意提到真迹与稿本的区别?”

苏之彦张了张嘴,身体开始发抖。

陈砚上前一步,按住腰刀:“苏大人,您还是如实招来吧!”

就在这时,一个穿襕衫的年轻男子快步走进来,跪在地上:“推官大人,我有话说!”

男子是苏之彦的贴身弟子柳明远,满脸慌张:“昨晚我看到师父和赵师兄在画室见面,赵师兄拿着《清明上河图》,在和师父争论…我走的时候,听到画室里传来‘砰’的一声……你闭嘴!”

苏之彦厉声喝道,声音发颤,“我没有杀他,是他自己不小心…事到如今,您还在狡辩?”

林楠拿起稿本,“您的画室里,肯定藏着真迹和西域商人给您的钱财!”

苏之彦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

陈砚立刻带人去搜查。

没过多久,就拿着一卷画和一个锦盒出来:“找到了!

这是真迹,锦盒里是西域金币!”

林楠展开画卷——虹桥下的商船、街边的摊贩,和光屏上的缩略图一模一样,颜料里的群青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苏之彦低着头,肩膀颤抖:“我……我只是一时糊涂,想换点钱给母亲治病…治病?”

林楠冷笑,“您让赵承宇替您背锅,甚至杀了他,这就是您所谓的治病?”

苏之彦捂着脸哭了起来。

周彦叹了口气:“把苏之彦押回开封府,等候发落。”

…腰间的玉佩突然亮起。

“汴京《清明上河图》失窃案完成,评分:良好。

奖励‘文物鉴定权限’己解锁…”光屏上弹出新权限的说明。

林楠拿起玉佩,对着《清明上河图》扫描——光屏显示:“画卷末尾有画师张择端的隐秘落款,在紫外线下可见。”

“原来还有隐秘落款。”

林楠笑了笑,将画卷交给周彦,“周推官,需在暗室用硫磺灯映照方能显现。”

…待一切处理妥当,林楠婉拒了周彦的宴请,拿着推荐信住进了汴河客栈。

他推开窗,汴河的风扑面而来。

指尖划过玉佩云纹,光屏再次亮起:“元代大都,色目商人黄金劫案…色目商人、黄金…”林楠低声念着,手指在窗沿轻敲。

他看着窗外汴河的灯火,嘴角微扬。

这跨越时空的旅程,比他写过的任何故事都要精彩。

而他未曾察觉,腰间玉佩的云纹,与《清明上河图》隐秘落款旁的纹路,在某一刻悄然重合,又转瞬即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