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书院 > > 筑梦时,晚风吹苏晚陈默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筑梦时,晚风吹(苏晚陈默)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霸气无双的小摩托”的优质好文,《筑梦时,晚风吹》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苏晚陈默,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默,苏晚,李响的都市日常,都市,发家致富,打脸,单女主,1v1小说《筑梦时,晚风吹》,由新晋小说家“霸气无双的小摩托”所著,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间,本站无弹窗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07766字,76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8 01:12:2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连载中。小说详情介绍:在钢筋水泥、物欲横流的现代化大都市,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灵魂因一场突发的建筑安全事故而相遇。建筑设计师陈默的项目被卷入质量丑闻,而财经记者苏晚正是负责调查此事的记者。初次相遇充满误会与交锋,陈默认为苏晚断章取义,苏晚则怀疑陈默是利益链条的一环。随着调查深入,苏晚发现事故背后另有隐情,真正的黑手是陈默前公司的高层。两人从互相猜忌到并肩作战,共同揭露了地产行业的腐败黑幕。过程中,他们被彼此的才华、韧性和坚守所吸引,感情逐渐升温。然而,现实的阻碍接踵而至:陈默创业初期的艰难、苏晚报道引发的行业压力、双方家庭的差异与反对、以及过往情感的阴影。他们在都市的霓虹深处相互扶持,在事业与爱情的漩涡中不断成长,最终不仅实现了各自的理想,也收获了历经考验的真挚爱情,共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归属感。
主角:苏晚,陈默 更新:2025-11-08 04:44:2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裂痕与晚风
下午三点,CBD核心区的“环球金融中心”48层,中央空调出风口送来的冷气里,混杂着速溶咖啡的焦苦味和打印机持续工作的嗡鸣。陈默盯着电脑屏幕上的CAD图纸,眼睛干涩得像是连续熬了三个大夜——事实上,他确实熬了。屏幕上“星辰湾”三期住宅项目的外立面线条,流畅得像他大学时画过的素描,每一个弧度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处窗墙比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是他入职“鼎盛设计”三年来,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从概念方案到深化设计,他像伺候亲儿子一样盯着每一个细节,连甲方临时要求加的“风水壁龛”都用美学原理给圆了回去。可现在,副总张诚的一句话,就要把他的“亲儿子”大卸八块。
“小陈啊,你这设计是挺漂亮,”张诚靠在真皮办公椅上,肚子上的赘肉把衬衫扣子顶得岌岌可危,手指漫不经心地敲着桌面,“但甲方说了,成本得再往下压五个点。外墙保温层换成B1级的,窗户用普通断桥铝,至于你那个什么‘空中花园’,直接平了改成停车位——甲方就吃这口。”
陈默攥着鼠标的指节泛白,键盘被他按得“咔哒”响:“张总,B1级保温材料达不到节能验收标准,冬天冷夏天热,业主投诉怎么办?窗户减配会影响隔音,空中花园是整个项目的亮点,删了就没灵魂了!”
“灵魂能当饭吃吗?”张诚嗤笑一声,身体往前倾了倾,语气里的傲慢像油腻的酱汁一样泼过来,“我告诉你陈默,在这个行业里,甲方的钱就是灵魂。要么按我说的改,要么你就卷铺盖走人——有的是人想抢你这个位置。”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邻座的同事假装看电脑,耳朵却竖得像雷达。陈默看着张诚那张被酒色熏得发红的脸,胃里一阵翻涌。他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导师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才华不会被埋没”,现在才明白,这话跟“明天就涨工资”一样,都是哄小孩的。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不改。这设计我负责,出了问题我担着,但偷工减料的事,我做不来。”
张诚愣了两秒,似乎没料到一向“听话”的陈默敢反抗,脸色瞬间沉得像锅底:“你再说一遍?”
“我说,我辞职。”陈默关掉电脑,开始收拾桌上的图纸和模型。他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三年来攒下的获奖证书、熬夜画的草图、甚至连公司发的定制马克杯,都被他一一塞进背包。
走出办公室时,没人敢跟他对视。他能感觉到背后的目光,有同情,有惋惜,更多的是“这傻子真冲动”的漠然。电梯下降的三十秒里,他靠在冰冷的金属壁上,摸出手机翻出银行卡余额——五万六千八百块。这点钱,在这个连奶茶都要三十块一杯的城市里,连个像样的工作室工位都租不起。
“操。”他低骂了一声,把手机塞回口袋。
走出环球金融中心,下午的阳光刺眼得让人睁不开眼。街上车水马龙,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在车流里钻来钻去,写字楼里的白领们端着咖啡杯匆匆而过,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停不下来。陈默站在路边,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世界遗忘的零件,不知道该往哪里装。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发小李响打来的。李响是做建筑模型的,性格跟他截然相反,活脱脱一个社交牛X症患者。
“喂,默子!下班没?晚上出来喝酒啊,我约了几个朋友,都是搞设计的,正好给你介绍点活儿!”李响的声音隔着电话都透着兴奋。
陈默揉了揉眉心:“不了,我刚辞职。”
“什么?辞职?”李响的声音陡然拔高,“你疯了?鼎盛设计那可是行业龙头,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去!你说辞就辞了?张诚又给你穿小鞋了?”
“嗯,让我改设计降成本,我不同意。”陈默的声音有点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李响的怒吼:“那孙子又来这套!上次就逼走了王工,这次轮到你了?行,辞得好!那种地方待着憋屈,早走早解脱!别想了,晚上必须出来,哥几个陪你喝几杯,不醉不归!地点定在‘老地方’酒吧,八点,不见不散!”
挂了电话,陈默心里稍微暖了点。至少,还有人愿意陪他喝闷酒。他拦了辆出租车,报了出租屋的地址。
回到家,推开门一股泡面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三十平米的单间,一张床占了一半空间,书桌靠着窗户,上面堆着厚厚的设计书和模型材料,墙角的洗衣机上还搭着没洗的衣服。这就是他在这个城市打拼三年的全部家当。
陈默把背包扔在书桌上,瘫倒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剥落的墙皮发呆。他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画图纸的夜晚,窗外的月光洒在画纸上,他以为未来会像图纸上的线条一样,清晰而明亮。可现实呢?为了利益,连基本的安全标准都可以牺牲,所谓的“设计理想”,在甲方的预算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难道坚持原则,真的就这么难吗?”他喃喃自语。
不知道躺了多久,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本地。
“喂,您好。”陈默接起电话,声音还有点沙哑。
“请问是陈默先生吗?我是《深度周刊》的记者苏晚,想就‘星辰湾’三期项目墙体开裂的事情,采访您一下。”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清冷,语速很快,像秋日里的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干练。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星辰湾墙体开裂?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今天下午刚发生的,三期1号楼3单元的外墙出现了一道两米多长的裂缝,业主已经闹到我们报社了。”苏晚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据了解,您是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所以想向您了解一下情况。”
陈默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心脏狂跳。他离开公司的时候,项目还在做外墙保温,怎么会突然开裂?难道是施工方偷工减料?还是……张诚真的把材料换了?
“苏记者,我已经离职了,而且离开的时候项目还没完工,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陈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我可以保证,我设计的图纸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没有任何问题。”
“图纸没问题不代表施工没问题。”苏晚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陈先生,作为主设计师,即使离职了,也应该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方便约个时间见面聊吗?我想了解一下你设计时的具体考虑,以及你对这次事故的看法。”
陈默犹豫了。他现在刚离职,心情一团糟,而且这件事很可能牵扯到鼎盛设计的黑幕,他不想再卷入其中。可转念一想,那是他的心血,他不能让自己的设计背负骂名。
“好吧。”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今晚七点,在‘街角咖啡’见。”
“好,不见不散。”苏晚说完,就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陈默放下手机,揉了揉太阳穴。他打开电脑,调出星辰湾的结构设计图纸,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墙体配筋和混凝土标号。图纸上的数据清晰明了,每一个节点都经过了结构计算软件的验证,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问题一定出在施工环节。
他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六点了。他起身洗了把脸,换了件干净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抓起背包就出了门。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边走边喝,晚风一吹,稍微驱散了一些心里的烦躁。
“街角咖啡”离他住的地方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了。这是一家开在老巷子里的小咖啡馆,装修很简单,木质的桌椅,墙上挂着一些小众的摄影作品。陈默推门进去,里面人不多,舒缓的爵士乐在空气中流淌。他扫了一眼,很快就看到了角落里的苏晚。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蓝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头发扎成一个低马尾,脸上没化妆,皮肤很白,五官精致得像一幅素描。她正低头看着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神情专注,连陈默走到面前都没察觉。
“苏记者,你好。”陈默在她对面坐下。
苏晚抬起头,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种职业性的审视。她的眼睛很亮,像夏夜的星星,却又透着一丝疏离。她合上电脑,将一杯早已点好的美式咖啡推到他面前:“陈先生,请坐。咖啡加奶不加糖,我问过店员,说这是你们设计师常点的口味。”
“谢谢。”陈默拿起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精神一振。他注意到苏晚面前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几张星辰湾项目的现场照片。
“陈先生,我们开门见山吧。”苏晚打开笔记本,拿出一支钢笔,“你能详细说说‘星辰湾’三期项目的设计过程吗?特别是墙体部分的设计。”
陈默定了定神,开始回忆设计时的细节:“星辰湾三期的墙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都很好。设计时,我参考了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等级设为三级,混凝土标号用的是C30,钢筋配筋率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且经过了PKPM软件的多次模拟计算,确保在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都不会出现问题。”
他说得很专业,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苏晚一边听一边记,偶尔会打断他,问一些关于结构节点处理的细节。陈默发现,她虽然是财经记者,对建筑专业知识却并非一窍不通,提出的问题都很关键。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工艺不规范。”苏晚写完最后一笔,抬起头问道。
“当然考虑过。”陈默皱了皱眉,“我在设计图纸的说明里明确标注了材料的规格和施工要求,比如保温材料必须用A级防火的,墙体砌筑时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我也去过现场巡查不下十次,发现过施工方将外墙脚手架连墙件拆除过早的问题,当时就要求他们立即整改了。不过后来我离职了,后面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你为什么离职?”苏晚突然问道,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陈默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因为我们副总张诚,他让我修改设计图纸,把外墙保温层换成便宜的B1级材料,窗户也换成普通的,还让我删掉空中花园改成停车位。我不同意,所以就辞职了。”
“降低成本?具体是怎么修改的?修改后的成本能降多少?”苏晚的眼睛亮了一下,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有没有书面的修改通知?或者张诚跟你沟通时的录音、聊天记录?”
“没有书面通知,都是口头说的。”陈默摇了摇头,“他说这样改下来,每平米能降一百多块,整个项目能省几百万。我跟他争论过,说这样做会影响建筑质量,但他根本不听,还说我不懂变通。”
苏晚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来,这次墙体开裂,很可能和材料更换或者施工不规范有关?”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陈默肯定地说道,“我的设计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是按照我的图纸施工,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业主反映,裂缝是从墙体内部延伸出来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外墙,不像是单纯的施工工艺问题。”苏晚又抛出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可能在设计时忽略了某些细节?比如墙体与梁柱的连接节点处理不当,导致应力集中?”
陈默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最反感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专业能力。他往前倾了倾身体,语气带着一丝不悦:“苏记者,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的设计没有任何忽略。墙体与梁柱的连接节点我采用了刚接设计,并且设置了暗梁和暗柱加强,应力集中的问题已经考虑到了。如果你不信,可以去查我的设计计算书。”
苏晚看着他有些激动的表情,语气缓和了一些:“陈先生,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只是在做正常的采访,收集各方信息,以便做出客观的报道。我不会轻易下结论的。”
就在这时,苏晚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好,我知道了,我马上过去。”挂了电话,她对陈默说,“不好意思,陈先生,现场又出现了新情况,1号楼的裂缝又扩大了,而且其他几栋楼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我必须马上过去。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后续如果有需要,我再联系你。”
说完,她拿起电脑和笔记本,起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她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陈默说:“陈先生,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请你也去现场看看?毕竟你是主设计师,对项目最了解,或许能发现一些我们忽略的问题。”
陈默犹豫了一下。他本来不想再掺和这件事,但苏晚的话让他动了心。那是他的设计,他有责任弄清楚真相。
“好。”他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走出咖啡馆,苏晚拦了辆出租车,报了星辰湾项目的地址。出租车在晚高峰的车流里缓慢行驶,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城市的夜空染得五光十色。陈默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大厦,心里五味杂陈。他曾经梦想着在这座城市里留下自己的设计印记,可现在,他的第一个作品,却可能以这样一种糟糕的方式被记住。
苏晚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轻声说道:“别太担心,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如果真的是施工方的问题,我一定会报道出来,还你一个清白。”
陈默转过头,看了一眼苏晚。她的侧脸在路灯的光影下显得很柔和,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锐利,多了一丝真诚。他突然觉得,这个清冷的女记者,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相处。
“谢谢你,苏记者。”他轻声说道。
苏晚笑了笑,没说话,重新看向窗外。晚风从车窗缝隙吹进来,带着夏夜的燥热和青草的气息。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事情不要像他想象的那么糟。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