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苏沫的书桌上。
她的手指轻轻拨弄着桌角的印花,指尖触到凹凸的木纹,心里便添了几分安定。
苏沫一首喜欢这样的清晨,阳光不急不躁,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安静地舒展。
她己经适应了独自起床、独自洗漱,甚至独自吃早餐的节奏。
没有人会打扰她,也没有人会陪伴她。
这样的日子,苏沫以为自己己经可以坦然应对。
然而,当她背起书包,踏着晨光走进学校的大门,心里总会生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人群涌动的校园,喧闹的笑声和嬉闹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把她包围在一片热闹之中,却没有一个浪花真正拍在她身上。
苏沫总觉得自己像一粒微尘,被阳光照亮,却无处可依。
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自然,平静,甚至偶尔微笑,试图让自己成为普通的一份子。
走进教室,苏沫习惯性地坐在靠窗的位置。
阳光斜斜地洒进来,落在她的课本上。
她低头翻开书页,装作专注地阅读。
班里的同学们己经开始围在一起聊天,有人讨论着昨晚的新剧,有人交换着八卦。
苏沫偶尔会抬起头,眼神在他们之间掠过,想要找一个可以插入的话题,但每次都在开口前默默收回了目光。
她的声音总是很轻,轻得好像风一吹就会散掉。
于是,她选择了沉默。
老师进来了,大家安静下来,开始了新一天的课程。
苏沫的学习成绩一首很不错,她喜欢那些有明确规则的世界。
数学题有唯一的答案,语文作文有清晰的评分标准。
她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这是她能抓住的唯一身份标签。
她希望这样能够让自己被注意,被认可,哪怕只是一点点。
课间的时候,苏沫去图书馆借书。
图书馆里总是很安静,只有偶尔的翻书声和脚步声。
她喜欢这里的氛围,也喜欢隔着书架看着别人专注的神情。
有时候,她会在某本书的旁边多停留一会儿,只因为那本书刚刚被别人翻阅过,书页还带着余温。
苏沫幻想自己能够和别人一样,轻松地和同学说说笑笑,或者聊聊喜欢的作家,喜欢的音乐。
可她总是说不出口,生怕自己的喜欢是与众不同的,生怕自己的热情会被认为是奇怪的。
午餐时间,苏沫在食堂找了个角落坐下。
她端着餐盘,低头吃饭。
周围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人交换着课业的烦恼,有人计划着周末的出游。
苏沫偶尔会捕捉到一些片段,默默记在心里。
她渴望融入这份平凡的热闹,但又害怕被拒绝。
她总觉得自己的话题太无趣,自己的兴趣太冷门,自己的笑容太生硬。
于是,她选择了安静地做一个旁观者。
苏沫不是没有尝试过与别人交朋友。
她曾经鼓起勇气,在自习课上问过前排的同学一道题,对方很友好地帮她解答,还多讲了几句。
那一刻,苏沫觉得自己的世界仿佛亮了一些。
可她不会继续,她害怕自己会说错话,害怕自己会被认为是多余的。
她的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天天的试探和退缩中慢慢滋生的。
放学的时候,苏沫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看到路边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笑声在空气中飘散。
苏沫低头走着,脚步不快不慢。
她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自然,但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她渴望成为人群中的一员,渴望被别人邀请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甚至一起犯小错误。
她渴望那些平凡的快乐,渴望一种无需刻意努力的归属感。
回到家,苏沫把书包放在书桌上,打开窗户。
夜色己经降临,星星在天边闪烁。
苏沫坐在窗前,看着远处的灯火。
她知道自己不是不被需要,而是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她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被人看见。
可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她只能把自己的心事藏在晨光和夜色之间,让孤独在平凡的生活里泛起微澜。
她打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心情。
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简单的几句:“今天我又在角落吃午饭了。
其实很想和大家一起去食堂,但还是没勇气。
希望明天能更勇敢一些。”
字迹很清秀,像她的人一样安静。
苏沫合上本子,轻轻叹了口气。
夜深了,苏沫躺在床上。
她闭上眼睛,任思绪在黑暗中游走。
她想象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大笑,一起奔跑,一起分享属于青春的秘密。
那一刻,她的孤独似乎被轻轻拂去,心头的微澜也渐渐平息。
晨光还会再来,新的一天还会开始。
苏沫相信,只要自己的渴望不灭,总有一天,她会真正融入这份平凡的生活,成为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一个。
最新评论